September 9, 2006 at 10:57 pm
· Filed under 我的幸福生活『my life』
似乎我心里面评价老师的尺度过于苛责了,毕竟自己也实习过,知道要做到一个我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太过不易。然而还是有两个老师,让人念念不忘。一个是结构化学的黄元河教授,一个是外国文学作品选读的吴教授。
黄老师为人亲和,他亲口说:“你们有你们自己的选择,当然不会强求同学们都做一样的选择”。他敬业,要求严格但是合理,讲课相当的清晰(毕竟结构化学太过不清晰)。同时通情达理,130多个化学学院的人,本来就是性格经历各异,何必要求过多?
吴老师则从头到尾给人平静而祥和的感觉,不知这是不是因为岁月的积淀。他说年轻时读书,读“立体几何”还是什么的,在小小的仓库里,读的什么早都忘记,读书时全新投入时心里的震动难以忘却,人生的不顺,工作失意,生活不满,失恋全都忘记了。现在想到他的这段描述,我还能回忆起上午10点多的阳光,斜的从桌子插过来,照得心里面亮堂、舒坦极了。
他们都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,面对学生,既有爱,又把事情看得相当平淡。
这样的老师,我最喜欢。成为这样的人,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。
—–
Permalink
September 8, 2006 at 12:08 am
· Filed under 永无岛『my neverland』
每听到一段音乐时,总会想起彼时的心境。许久没有触摸过的声音玩具《不朽》,旋律的升腾中回到那段当时无比难熬现在却无比怀念的心境。起码,当时我还可以听文学院的课,不必像现在一般,成了一个十足的工科生。
某校的饭不如师大的好吃,某校的澡堂设备不如师大的好,感谢某天从图书馆经过时天上的阳光,让我感觉到空气的清新和人的蜕化。是的,我已经不是师大的人了,即使我要无可奈何的爱着它,爱着他。两年沉淀下来,其中酸甜苦辣自己皆知,旁人半知,考试的压力和毕业的伤感都那么模糊,甚至连对葡萄牙的爱都忽略了,却能清楚地记得两年前的我。多么傻。若不是彼时,现在我可能会更傻一些。
人的惰性,在心里面说,表面上积极的适应着新的环境,内心又极力抗拒,加之我是一个过于念旧的人,两年前的歌还在听。所以从几天前到现在,才可以说吧行李大约收拾好。
想到有人问我最重要的是什么,我说“才华”,现在觉得其实是“自由”。
只是,自由必然有孤独作为代价。
而我,看见逸夫楼顶层的环境监测设备,着实兴奋了一下,总要主动的面对,胜过被动的迎接吧。
p.s. 寒假完毕,本人复活,鼓掌・・・(给点面子好伐)
—–
Permalink